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2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6-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构想
    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
    范伟; 钟毅平; 傅小兰
    2016, 24 (7):  997-1008.  doi: 10.3724/SP.J.1042.2016.00997
    摘要 ( 1798 )   PDF(440KB) ( 3475 )  

    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但无论是在识别欺骗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动机线索角色, 还是在欺骗行为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监管机制的角色, 其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还不完全清楚。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影响的神经基础也还没有完全破解。因此, 有必要结合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考察识别欺骗和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欺骗中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旨在探求在识别欺骗中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欺骗行为中是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是符合能量耗竭观, 还是符合能量保存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
    丁桂凤; 候亮; 张露; 张丽; 王曼; 古茜茜
    2016, 24 (7):  1009-1019.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09
    摘要 ( 1118 )   PDF(413KB) ( 1835 )  

    近年来, 我国政府对创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 但失败率却居高不下。如何让创业者在遭遇失败后仍能保持再创业的意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拟综合采取横向问卷调查、纵向时间对比以及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 一方面探讨成就目标导向和社会比较在创业失败和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分析创业失败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之间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机制, 寻求由创业失败到再创业意向的不同路径, 这种探讨具有理论创新价值。依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在实践中指导创业者通过上行比较, 锁定学习目标, 激发再创业意向; 通过提高自我怜悯水平, 使创业者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激发掌握性学习动机, 确立再创业的意向, 对于创业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比较和自我怜悯的干预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对企业运营结果影响的元分析
    卫旭华
    2016, 24 (7):  1020-1031.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20
    摘要 ( 1144 )   PDF(609KB) ( 2577 )  

    以国内外113篇企业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领域的实证研究(254个效应值, 438880家企业)为样本, 采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元分析方法检验了企业平均薪酬水平、垂直薪酬差距和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离职等运营结果的影响。元分析结果显示, 平均薪酬水平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和绩效水平, 也会抑制企业内部的离职水平; 垂直和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主效应并不显著, 但其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离职水平。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 国家地域因素调节了薪酬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即中国企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美国企业。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的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视觉加工的双侧视野优势及其脑机制
    梁腾飞; 刘强; 胡中华
    2016, 24 (7):  1032-1041.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32
    摘要 ( 922 )   PDF(411KB) ( 1572 )  

    等量的视觉任务呈现在双侧视野比仅仅呈现在单侧视野能够获得更好的任务表现, 这被称为双侧视野优势(bilateral field advantage BFA)。BFA产生于两个紧密连接的机制:枕叶视皮层内的竞争性相互作用及背侧额顶叶网络自上而下的注意调控。前者主要发生在V1–V4等与视网膜存在拓扑映射关系的视皮层区, 后者则主要涉及两侧的顶内沟、右侧楔前叶及额眼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采用三维立体视觉材料探讨BFA, 考察它与其它视野效应间交互的脑机制, 同时也可尝试解决背侧额顶叶网络的各脑区在系统的功能连接方面尚存的争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郁反刍的认知神经机制
    杨营凯; 刘衍玲;
    2016, 24 (7):  1042-1049.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42
    摘要 ( 1963 )   PDF(354KB) ( 2982 )  

    抑郁反刍是指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含意的行为和想法, 包含反复思虑抑郁症状、抑郁的可能原因、以及抑郁可能引起的后果。抑郁反刍主要表现出对负性信息过度关注、认知控制缺陷以及非适应性的自我参照加工等认知特点。基于这些特点, 近期脑成像研究发现, 抑郁反刍主要与杏仁核、前额叶以及默认网络等脑区或神经网络有关。未来应在不同亚型抑郁反刍的神经机制、基因以及开发有效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缺陷及脑机制
    李松泽; 胡金生; 李骋诗; 王琦; 刘淑清; 康晓东; 崔丽
    2016, 24 (7):  1050-1064.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50
    摘要 ( 830 )   PDF(524KB) ( 2374 )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个体存在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加工缺陷,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即随认知负荷增大而缺陷加重、工作记忆容量不足、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的注意功能失调和对刺激进行整体组织的能力缺乏。神经机制研究显示, ASD个体存在明显的额−顶工作记忆网络激活异常, 以及相关脑区的脑结构、白质连接异常。另外, 作为基础性的认知加工过程, ASD个体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各加工环节与言语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社会认知等因素均存在交互影响。纵观目前研究成果, 未来研究可从研究手段、机制探究和干预训练三方面入手, 着眼于研究方法的生态化和多元化, 揭示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的机制分离, 并着力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干预训练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疼痛恐惧的形成、泛化与消退
    郑盼盼;吕振勇;Todd Jackson
    2016, 24 (7):  1065-1076.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65
    摘要 ( 1697 )   PDF(420KB) ( 1658 )  

    疼痛恐惧源于把疼痛等同于伤害的灾难化信念及对疼痛的负性解释, 它在慢性疼痛和能力丧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疼痛恐惧可以通过联合学习和观察学习等方式获得, 并且在具有相似特征的刺激中存在泛化现象。通过教育干预和等级暴露疗法等可以成功消退疼痛恐惧, 在消退过程中要控制安全信息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在疼痛恐惧的获得与消退中, 主要有杏仁核, 脑岛和前扣带皮层等脑区参与。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深入探讨疼痛恐惧形成中的泛化及消退后的恢复、再巩固等现象, 加强其临床上的应用, 并综合心理、生物和认知神经科学, 研究疼痛恐惧的获得、泛化与消退的深层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越难读意味着学得越好?学习过程中的不流畅效应
    谢和平; 王福兴; 王玉鑫; 安婧
    2016, 24 (7):  1077-1090.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77
    摘要 ( 1822 )   PDF(458KB) ( 2269 )  

    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不流畅效应认为, 学习难读材料要比学习易读材料的效果更好。已有研究主要通过操纵学习材料中的文本、画面或声音属性考察知觉流畅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并发现不流畅材料可能有助于缓解过度自信现象, 但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效果, 不流畅效应的稳健性受到质疑。合理难度理论与不流畅理论均认为, 知觉不流畅所引发的额外认知负荷促进了学习; 相反,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这种额外认知负荷会阻碍学习。对现有研究进行元分析, 结果表明, 知觉不流畅既降低了学习判断的自信心(d = −0.54), 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d = −0.36), 一定程度上支持认知负荷理论。未来研究需关注知觉流畅性本身的操纵、界限及系统性评定, 并探讨不流畅效应的边界条件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绩效工作系统负面影响的潜在机制
    孙健敏; 王宏蕾
    2016, 24 (7):  1091-1106.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91
    摘要 ( 1532 )   PDF(460KB) ( 3488 )  

    高绩效工作系统是一系列以提升组织绩效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集合或捆绑。已有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也可能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此问题, 本文首先澄清了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概念, 从管理理念分析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厘清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组织和员工带来的不同效果, 从多元论的视角分析其负面影响的来源。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归因理论和过犹不及效应, 阐释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负面影响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从个人和组织层面分析高绩效工作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边界条件。最后, 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情境下的不道德行为现象:来自道德推脱理论的解释
    张艳清; 王晓晖; 王海波
    2016, 24 (7):  1107-1117.  doi: 10.3724/SP.J.1042.2016.01107
    摘要 ( 2159 )   PDF(561KB) ( 3739 )  

    为什么企业中的不道德行为会屡屡发生?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组织管理实践者和学者们的难题, 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 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推脱理论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释思路。在企业的现实情况中, 可以从员工个体和组织领导两方面维度研究各自对应的组织情境因素通过道德推脱机制对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影响。未来研究的关键在于探讨和实证检验组织情境下道德推脱机制的选择偏好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 不断丰富和加强道德推脱对员工个体以及领导不道德行为影响机理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的贫富差距及其内在机制
    尤瑾; 杨蕾; 商士杰; 余诗景
    2016, 24 (7):  1118-1129.  doi: 10.3724/SP.J.1042.2016.01118
    摘要 ( 1125 )   PDF(605KB) ( 2062 )  

    健康的贫富差距是指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在各种健康指标上的系统差异。在过去30余年间, 国外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各种健康指标的负向关系, 并从环境特征和个人特征两个层面对健康的贫富差距做出了解释。以实证证据为基础, 研究者提出了社会文化自我模型、储备能力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整合模型等理论模型, 尝试从综合的视角理解健康的贫富差距。未来研究应该从多学科跨领域的视角, 使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深化对健康的贫富差距内在机制的理解, 充分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个体差异的存在, 为促进我国的健康公平实践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进化心理学视角
    徐华伟; 牛盾; 李倩
    2016, 24 (7):  1130-1138.  doi: 10.3724/SP.J.1042.2016.01130
    摘要 ( 2619 )   PDF(336KB) ( 4255 )  

    面孔吸引力是对个体容貌的审美评价。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面孔吸引力是配偶价值的线索。这一假设是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前提所在。本文就涉及这一核心假设的研究进行梳理, 重点关注影响面孔吸引力的形态特征与配偶价值的关系。这些形态特征包括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 面孔的波动性不对称特征以及面孔的肥胖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