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记忆提取的决定因素:线索负荷、编码-提取匹配和辨别
    白学军;刘湍丽;邢敏;巩彦斌
    2015, 23 (3):  349-363.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49
    摘要 ( 1241 )   PDF(369KB) ( 2447 )  

    “哪些因素决定提取效果”是记忆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线索负荷假说认为与提取线索相关联的项目数量决定了提取效果, 编码-提取匹配假说则强调编码与提取阶段的匹配程度决定提取成绩。这两者在记忆研究的不同时期均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整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有研究者提出了记忆是一个辨别过程的新观点, 认为真正对回忆成绩起决定作用的是线索在多大程度上与某一目标项目匹配并能排除其他可能的备选项目。该观点对深入探索“哪些因素决定提取效果”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未来的研究中, 研究者应正确看待辨别过程观点与编码-提取匹配观点的关系, 同时可以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从多个层面对这一新观点进行检验, 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该理论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张凤华;张玉婷;向玲;胡竹菁
    2015, 23 (3):  364-374.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64
    摘要 ( 1557 )   PDF(329KB) ( 2971 )  

    模糊决策是特殊、复杂的风险决策, 还是一种独立的决策类型, 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争论的热点问题。一系列的fMRI研究分别得出了不同结论, 但大多数证据支持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存在分离, 模糊决策有其独特的决策机制; 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和基因技术, 采用IGT和GDT任务范式, 通过网络成瘾人群和正常人群的对比研究, 去探索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分离;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磁共振技术, 采用IGT范式和选瓶任务范式, 研究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并从临床角度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该项目的开展, 有助于拓广模糊决策的研究领域和视野, 对理解人类在模糊情境下的决策机制以及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临床上成瘾人群、脑损伤患者的认知诊断和治疗以及现实中企业和个人的决策,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动态神经加工模式
    赵庆柏;李松清;陈石;周治金;成良
    2015, 23 (3):  375-384.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75
    摘要 ( 877 )   PDF(242KB) ( 1785 )  

    先前研究基于功能特化的思想, 基本完成了创造性问题解决相关的各个关键脑区的功能定位, 但并未揭示这些关键脑区在创造活动中的动态神经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拟从动态的功能整合的思想出发,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有效连通性分析方法, 对语义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中的信息选择和新颖联结形成等关键子过程的大脑动态加工模式进行研究。本研究不仅能丰富并发展创造性问题解决神经基础的研究方法, 而且能够从系统的层面, 从动态信息加工的角度加深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脑机制的认识, 推动其神经理论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时间期待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邱俊杰;毕翠华;袁祥勇;黄希庭
    2015, 23 (3):  385-393.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85
    摘要 ( 975 )   PDF(168KB) ( 1967 )  

    时间期待是指个体利用环境中的时间信息预测目标刺激何时出现的能力。相关的认知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解释时间期待的形成过程, 如痕迹条件反射模型、双加工模型、动态注意模型、时间定向理论等; 另一类侧重于解释时间期待的更新过程, 如策略模型和时间再定位模型等。不同类型的时间期待激活的脑区不同, 表明时间期待的产生和更新过程存在分离:期待的产生激活与运动有关的左侧脑区, 而期待的更新激活与控制有关的右侧脑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想象未来的认知加工成分及其脑网络
    徐晓晓;喻婧;雷旭
    2015, 23 (3):  394-404.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94
    摘要 ( 839 )   PDF(1282KB) ( 2575 )  

    合理预期和想象未来事件或场景, 有利于个体做出适应性反应, 促进生存与发展。近年来, 研究者对想象未来的认知加工成分和神经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想象未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我们首先概述了想象未来实验常用的思维采样范式和词语-线索范式, 接着介绍了想象未来的自我参照加工、心理场景构建等认知加工成分。此外, 特别介绍了想象未来的默认网络模型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大尺度脑网络, 并进一步提出了想象未来的脑网络研究框架。未来的研究可从想象未来的动态脑网络、复杂脑网络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角度入手, 深入探究想象未来的神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镜像”的内涵与外延:围绕镜像神经元的争议
    陈波;陈巍;张静;袁逖飞
    2015, 23 (3):  405-41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05
    摘要 ( 969 )   PDF(271KB) ( 1376 )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改变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发现, 它的发现为迄今为止许多行为实验难以检验的心智或认知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研究视角。然而, 镜像神经元在社会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却引起了研究者的激烈争论。系统回顾镜像神经元研究中的争议, 可以尝试以争论焦点出现的逻辑关系和性质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镜像“内涵”的争议, 主要包括镜像神经元是否存在及其起源的争议。另一类则主要围绕镜像“外延”的争议, 即有关镜像神经元系统和镜像机制的争议。未来的研究必须摒弃将镜像神经元视为“认知科学圣杯”的神经还原主义倾向, 将之视为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并将焦点转向关注镜像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王杭;江俊;蒋存梅
    2015, 23 (3):  419-429.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19
    摘要 ( 2035 )   PDF(171KB) ( 2972 )  

    在当今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儿童接受音乐训练, 试图通过音乐训练提高认知能力。针对认知活动中的语言能力、空间能力以及数学能力, 探究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试图为音乐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较为复杂, 但是, 音乐训练与个体的语言知觉和产生能力以及空间视觉化能力都存在正相关,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这些认知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储备的测量及其在认知老化中的应用
    何燕;余林;闫志民:赵宇晗
    2015, 23 (3):  430-438. 
    摘要 ( 900 )   PDF(211KB) ( 1611 )  

    认知储备是指个体自适应利用神经网络对不断增加的脑损伤进行补偿的能力, 它能显著影响个体的生理功能、认知功能和行为结果。当前有关认知储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储备的测量及其在认知老化研究中的应用方面。现有研究尽管已在认知储备的测量及其与认知老化的关系上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 但在诸如认知储备测量的标准化、认知储备与认知衰退率、认知储备与脑病理的关系等问题上还存在较大争议。未来研究除应进一步标准化对认知储备的测量, 进而探讨认知储备的病理机制, 还应关注认知储备对老化的干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芳自赏”还是“茕茕孑立”:儿童社交淡漠适应功能的文化差异
    丁雪辰;张田;邓欣媚;桑标;方力;程琛
    2015, 23 (3):  439-447.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39
    摘要 ( 1266 )   PDF(198KB) ( 2231 )  

    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在社会情境中, 儿童不参与社会互动并频繁表现出独自消遣的行为。社会退缩有多种亚类型, 其中社交淡漠指儿童仅仅喜欢一个人独处, 对社会互动没有兴趣。有趣的是, 社交淡漠的适应功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 主要表现为:社交淡漠行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较少产生适应困难, 在心理与情绪适应方面尤为明显; 但其在集体主义文化里却会引起多方面的适应困难。这种差异可能与文化价值观的内涵有关, 也可能与特定国情有关。未来的研究亟需提高研究方法的多面性, 关注年龄与文化的交互作用, 进行直接的跨文化比较, 探索与文化相关的风险与保护因子, 以及关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般心理能力(GMA)预测绩效:现状、机制及趋势
    李英武;于宙;韩笑;刘婷安胥
    2015, 23 (3):  448-459.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48
    摘要 ( 2603 )   PDF(307KB) ( 2923 )  

    一般心理能力(General Mental Ability, GMA)是人事选拔领域应用最为普遍的预测源, 百年来的研究证实, GMA不仅直接影响工作知识的获得与技能习得, 还通过学习和问题解决间接影响个体的工作绩效, 是工作绩效的最佳预测源。未来对GMA本质以及GMA与绩效关系的探讨, 除了经典测量学视角外, 还应借鉴认知神经研究范式, 深入揭示GMA预测工作绩效的脑认知机制, 同时进一步收集GMA的预测效度以及中国情境下的概化效度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的发展与比较
    陈基越;徐建平;黎红艳;范业鑫;路晓兰
    2015, 23 (3):  460-47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60
    摘要 ( 1483 )   PDF(500KB) ( 8137 )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是目前评价个体人格特质时被广泛应用的一大类重要人格测验工具。该类测验数量众多, 长度各异, 形式多样。根据其题目呈现的特点, 可将现有的30余种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核检表式、非言语式三类。在不同研究和实践情境下, 各个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劣势, 信效度的变化都不同。在实际应用中, 应根据不同研究需求区别使用, 并注意测量目的、施测次数、测验长度、被试特点、文化差异性等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当前,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的开发正向着简明、全面、跨文化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际感恩: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积极情绪
    梁宏宇;陈石;熊红星;孙配贞;李放;郑雪
    2015, 23 (3):  479-48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79
    摘要 ( 1778 )   PDF(255KB) ( 4328 )  

    人际感恩是指个体由于接受了他人善意提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恩惠而诱发的一种愉悦的、心怀感激而意欲报答的认知性情绪。情境评估过程是人际感恩得以产生的关键环节。此外, 人际感恩的产生还会受到受惠者自身特点、双方关系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情节剧本、真人互动等任务是研究人际感恩的常见范式。另外, 人际感恩还具有个体、二元、团体三个层面的功能。加强人际感恩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 考察由人际感恩到特质感恩的培养路径, 拓展人际感恩的功能研究, 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感恩是未来人际感恩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际敏感:从社会认知到心理危险因素
    刘艳;谷传华
    2015, 23 (3):  489-495.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89
    摘要 ( 1761 )   PDF(155KB) ( 4232 )  

    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 人际敏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研究者将这种以不断担心负面的社会评价为特征, 对他人评价保持警觉与敏感, 并采取防御性行为(如服从或抑制行为)以避免负面社会评价的倾向作为个体一种整合的人格特征。研究发现人际敏感是传染性疾病的心理危险因素, 并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未来研究应发展信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 进一步地整合相关模型, 明确人际敏感影响健康的内部机制, 为疾病的预防与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团队:形成、类型、中间过程及影响
    倪旭东;戴延君;姚春序;张宏
    2015, 23 (3):  496-509.  doi: 10.3724/SP.J.1042.2015.00496
    摘要 ( 879 )   PDF(355KB) ( 1347 )  

    子团队是指在团队断裂带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集合体, 它是对团队多样化深入探讨后所产生的结果, 并已经逐渐成为团队研究的热点。从子团队的定义出发, 对子团队的形成基础、类型、作用于绩效的过程变量、对团队结果的影响以及伴随这些环节的调节因素进行论述, 并在此基础之上建构了子团队研究框架图。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对领导、情感、国家背景、社会网络和子团队测度在子团队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做进一步的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学研究:西方与中国概况
    王娱琦;余震坤;罗宇;陈杰明;蔡华俭
    2015, 23 (3):  510-519.  doi: 10.3724/SP.J.1042.2015.00510
    摘要 ( 944 )   PDF(183KB) ( 2700 )  

    基于网络的心理学研究(简称网基研究)即用网络进行的心理学研究, 包括非反应性网基研究、网基调查、网基心理测验以及网基实验四种类型, 具有样本大并且多样、外部/生态效度较高等优点, 但同时也面临实验控制不足、自我选择、中途退出等问题。本文对网基研究的历史、类型、优缺点及发展状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并特别对我国的网基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社会关系模型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
    徐桃;张敏强;王小婷;黄兆锋;焦璨
    2015, 23 (3):  520-52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520
    摘要 ( 948 )   PDF(288KB) ( 2206 )  

    社会关系模型(SRM)将个体在双方关系中的行为和人际知觉的变异分解为个体和关系两个层次, 适用于研究行为和社会知觉的复杂性和多重性问题, 弥补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缺乏生态效度的缺陷。SRM的研究设计包括循环设计和区组设计, 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及相应软件可供研究者在处理成对互动关系数据时选择, SRM在心理学各分支领域有各自的应用特点、优点及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拓展SRM区组设计的应用、参数估计方法的进一步比较以及向多变量SRM分析转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因子混合模型:潜在类别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整合
    陈宇帅;温忠麟;顾红磊
    2015, 23 (3):  529-53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529
    摘要 ( 1903 )   PDF(372KB) ( 2736 )  

    因子混合模型(FMM)是考虑了群体潜在异质性后的因子分析模型, 它将潜在类别分析(LCA)与传统的因子分析(FA)整合在同一框架内, 既保留了两种分析技术的优点, 同时又展现出独特优势。FMM的应用主要包括描述变量的潜在结构、对被试进行分组以及探测社会称许偏差等。我们建议分别采用FA、LCA与FMM三种模型拟合数据, 参考拟合指数和模型可解释性选择最优模型。总结了FMM的分析步骤以及软件使用, 并用于探讨大学生社会面子意识的测量模型。未来研究应关注FMM分析过程的简化, 继续深化对拟合指数等方面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