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衍, 王俊秀, 席居哲. 幸灾乐祸的重新审视和互动过程模型的构想[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05-519. |
[2] |
赵小红, 童薇, 陈桃林, 吴冬梅, 张蕾, 陈正举, 方晓义, 龚启勇, 唐小蓉. 敬畏的心理模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20-530. |
[3] |
霍鹏辉, 冯成志, 陈庭继. 注视者及观察者因素对注视知觉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2): 238-251. |
[4] |
黄挚靖, 李旭. 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内情绪刺激加工的特点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2): 252-267. |
[5] |
王博韬, 魏萍. 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2): 268-275. |
[6] |
周璨, 周临舒, 蒋存梅. 音乐愉悦体验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 123-130. |
[7] |
沈蕾, 江黛苔, 陈宁, 刘伟. 自豪感的神经基础:比较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 131-139. |
[8] |
王甦菁, 邹博超, 刘瑞, 李振, 赵国朕, 刘烨, 傅小兰. 隐藏情绪分析与识别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426-1436. |
[9] |
杨晓莉, 邹妍. 我们真的能感同身受吗?——替代性排斥对个体的影响及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75-1585. |
[10] |
王桃林, 张勇, 周浩, 张军伟.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负面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8): 1246-1255. |
[11] |
江俊, 张伟霞, 王莞琪. 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ERP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7): 1133-1140. |
[12] |
范晓壮, 毕小彬, 谢宇, 贺荟中. 高功能自闭症个体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7): 1172-1186. |
[13] |
王碧英, 高日光, 舒夏俊. 职场地位:多面性及其动态影响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6): 904-923. |
[14] |
金国敏, 李丹. 慈悲冥想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6): 978-986. |
[15] |
伍可, 陈杰, 李雯婕, 陈洁佳, 刘雷, 刘翠红. 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5): 752-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