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俞国良, 陈婷婷, 赵凤青. 气温与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8): 1282-1292. |
[2] |
陈子晨, 姜鹤. 心理健康服务的文化胜任力:理论取向与实践策略[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4): 661-672. |
[3] |
李佳洁, 于彤彤. 基于助推的健康饮食行为干预策略[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2): 2052-2063. |
[4] |
邓子谦, 陈晓晨, 韦庆旺.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健康与教育的阶层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2): 2125-2136. |
[5] |
吴小菊, 陈俊芳, 符佳慧, 李纾, 梁竹苑.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与健康行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1): 1926-1938. |
[6] |
卢富荣, 宋煜静, 刘路培, 方选智, 张彩. 隔代教育对孙辈和祖辈的影响:双刃剑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0): 1733-1741. |
[7] |
明志君, 陈祉妍. 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 1-12. |
[8] |
辛素飞, 姜文源, 辛自强. 1993至2016年医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7): 1183-1193. |
[9] |
谢晓非, 邓州, 李慕轼, 朱敏帆. 奏响长者的“生命质量”凯歌[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1): 1793-1801. |
[10] |
尤瑾, 安蕾, 沈海坤, 朱颖, 李彩娜. 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看健康的贫富差距[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9): 1700-1710. |
[11] |
杨洋, 孙铃, 张红川, 黄四林, 朱晓. 适应负荷: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的生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8): 1475-1487. |
[12] |
段文杰, 张洁文, 何雷. 移动健康的理论基础与效果评估[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7): 1232-1243. |
[13] |
曹 奔, 夏勉, 任志洪, 林秀彬, 徐升, 赖丽足, 王 琪, 江光荣. 大数据时代心理学文本分析技术 ——“主题模型”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5): 770-780. |
[14] |
王彤, 黄希庭.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4): 731-743. |
[15] |
徐富明, 张慧, 马红宇, 邓颖, 史燕伟, 李欧. 贫困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8): 1431-1440. |